工业数字化的成功之石-百工汇智嘉兴DELMIAworks
2022-07-22

传统工厂与数字化工厂的区别如同古代马车与当今汽车的区别,效率、质量、发展速度等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汽车速度快,可能出的事故更大。如何能保证享受先进科技红利的同时避免相关风险?其实很简单:与成熟科技品牌合作,尊重专业分工,偕同发展。

工厂数字化应用逻辑标准

一. 不同工厂的数字化应用基础逻辑标准是一致的,比如:

1. 数据采集:销售,采购,财务,库存,生产,设备等数据源

2. 数据的协同性:统一并同步数据源,各个部门才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3. 数据的及时性:过时的数据意味着工作始终慢一步 

4. 数字化生产的精益性:没有工厂喜欢浪费,材料堆积却还是缺原料,订单紧急却有很多人在等待,生产计划混乱,管理层无法准确掌握生产进度,次品率居高不下.......

优异的科技品牌拥有数十年研发积累下的数字化科研成果,形成强大而稳固的基础逻辑标准。请注意:工业数字化研发具备“过程不可压缩特征”,没有数十年以上的工业场景深刻理解和研发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牢固可靠的基础标准设计。没有牢固的基础设计,任何“形式化的开发”都是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如同一辆山寨版的保时捷,谁开谁知道。

二. 不同工厂的应用场景不一样必然要求定制化配置以满足特定的场景需求依靠强大而稳固的基础逻辑标准才有可能延伸出更多的功能性配置,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需求,并达到足够的细粒度。

三. 工厂始终在发展变化,优秀的数字化系统必然能随同工厂发展的需要持续提供数字化支持,并且能够引领拉动工厂的发展。比如:多工厂部署,集团化运营等,而不是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推倒重来,或者绵延不断地进行所谓二次开发,三次开发,负责开发的码工自己都不确定究竟能做到什么水平。

所以优秀的数字化系统必然具备三个核心价值↓↓
  • 强大而稳固的基础逻辑标准--不存在大量的定制化开发。

  • 足够细粒和丰富的场景配置功能模块--满足各种工业场景应用需求

  • 广度和深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准备好了未来10-20年的数字化方案,并且不断在做前瞻性的研究,帮助工厂始终引领未来。


定制数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对而言,定制数字化系统,比如:MES,存在的致命问题:所谓“量身定制”的开发设计 -- 实际是量了但始终做不到合身 



01


定制化开发没有可靠的基础和前瞻性:数字化系统设计的“过程不可压缩特征”决定了没有长期的工业场景理解和累积性研发,做不出稳固的基础逻辑架构,也就是没有数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无从做到“量身定制”。就算现在“合身”了,过一两年身体变化了,还是要重做。



02


定制化开发性对于工业场景的肤浅理解必然会导致对工厂不合理需求的响应,导致做出来的数字化不伦不类:工厂管理层或IT团队的核心工作是明确需求,配合实施,评估结果。数字化团队的核心工作是配置方案,解决问题,部署实施。只有分工明确,互相尊重,才能完成一个成功的数字化项目。定制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合理需求的模糊性,很容易发展成“领导拍脑袋工程”,数字化成功率必然不高。



03


定制化开发的成本不可控:先低价上钩,再慢慢挤牙膏的方式已是常见现象,谁挤谁知道。



04


定制化开发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和系统维护的能力:引用一位从业十多年的资深代码开发专家的原话:" 过两年不要来找我,原来的代码怎么开发的我都忘了。”真正的数字化系统研发是基于强大而稳定的基础逻辑标准(不可随意改变)和不断延伸发展的场景功能配置设计(一直在变),背后集合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包括:工业场景专家,应用技术专家,精益管理专家,软件研发专家等,其中最重要是工业场景专家,并不是软件码工。如果本末倒置,出个”畸形“数字化系统也是不用奇怪的。


综上:数字化工厂成功之石

OBSERVE

选择成熟可靠的数字化品牌合作:选择与自身生产工艺,产品类别,企业规模等匹配度高的成熟数字化品牌,是数字化成功的一半。


工厂决策层的决心:数字化是一场革命,决策层必须下定决心,改变思维模式才有可能实施成功。


和本地数字化服务团队紧密合作:咨询,方案,配置设计,验证,实施,结果评估等必须由本地团队进行及时有效地对接响应。


谨慎启动结合可持续性发展:数字化是让工厂化茧成蝶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宜冲动和脱离实际盲目上马,应从工厂当前面临的难点痛点出发,通过数字化解决当前痛点,通过总体规划,进入数字化可持续性发展。



百工汇智嘉兴-DELMIAworks
数字化精益制造系统

DELMIAworks数字化系统出身于GE生产车间,已有33年的历史沉淀 应用于2800+工厂。 DELMIAworks是围绕工厂数字化卓越运营打造的集设计计划制造采购财务 和生产现场为一体的运营管理平台为主流制造业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强大稳定的基础逻辑,灵活精细的配置设计

特点产品差异性
客户收益

以BOM(制造清单)为核心的制造体系

28种生产制造工艺模型,涵盖更多参数,摆脱对人工经验依赖更高效的生产,更精确地计算物料用量、核算生产成本



系统化+模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拥有覆盖主流制造需求的36个功能模块,既可对单一需求模块化部署,也可聚合成一套整体解决方案(按需启用)1.业务实施时间同行业最短,成功率90%以上
2.核心功能通过模块配置实现数字化快速交付,同时满足系统集成和个性化需求

所有功能基于同一套数据库

从根源减少数据的结构差异,提升数据准确性通数据壁垒,为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数字化系统的管理重点在于基于同一数据源,全业务流程可配置性所形成的管理闭环将使数据驱动发挥核心价值,从而通过更好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来提高工厂运营的整体效率。


  • 联系方式
  • 电话:0573-83808768;18516165990

    邮箱:huangshijian@baitech.com.cn

    地址:嘉兴市科技城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8栋1207

  • 合作留言
  • 关注我们
  • 版权所有 © 百工汇智(嘉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2206号